供需博弈下的建筑市场::区域分化持续,需求驱动价格波动

— 分享 —


— 收藏 —


编辑:唐宋小编     来源: 唐宋     日期:2025-04-15     浏览量:145

文章标签 聚焦

四月以来,建筑行业上下游市场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,水泥、混凝土及钢材三大关键材料价格走势各异,反映出不同地区供需关系的差异。本文将围绕当前市场现状、区域表现及未来趋势展开分析,帮助行业从业者把握市场脉搏。


一、水泥市场:南北分化明显

全国水泥价格指数(CEMPI)最新报收126.13点,环比下降0.98%,但同比仍保持18.98%的涨幅。这一数据反映出当前水泥市场的复杂局面:短期承压但长期仍具韧性。


南方市场表现相对活跃,长江流域水泥价格指数(YRCEMPI)环比上涨0.24%,同比涨幅高达23.87%。具体来看:


长三角地区在天气利好下尝试推涨20元/吨


赣东北地区继续推涨30元/吨


云南借助停窑政策推涨40-70元/吨


然而,南方市场的上涨并非全线飘红,福建、两湖地区价格普遍回撤20-30元/吨,显示出区域内部分化特征。


北方市场则整体承压,主要受制于需求疲软与供给释放压力:


华北地区冀北主导企业跟涨受阻被迫回调


辽中地区虽试探性提价20-50元/吨,但终端需求未见回暖


京津冀市场价格持续承压


值得注意的是,沿江市场信心指数达到50.75点,环比增长1.38个百分点,表明企业对未来一周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。


二、混凝土市场:南强北弱格局延续

全国混凝土价格指数(CEMPI)报收100.43点,环比微降0.09%,但同比下滑达17.44%,反映出行业面临的长期压力。


南方市场表现相对强劲:


华东、中南地区项目赶工明显


施工进度加快带动需求提升


混凝土企业发运量趋强运行


局部地区价格出现上涨


北方市场则维持弱稳运行:


除京津冀市场出现明显上涨外


其余市场呈现弱复苏状态


整体需求依旧偏弱


随着雨季临近,南方市场的赶工效应可能进一步强化短期需求,但长期来看,原材料价格下行趋势或将制约混凝土价格上涨空间。


三、钢材市场:旺季需求与贸易战阴影并存

当前正值传统"银四"旺季,全国建筑项目全面施工,螺纹钢需求达到峰值。从供需基本面看:


需求端表现稳健:


建筑用钢需求处于季节性高位


加工制造企业的板带类需求稳中增长


关税加征对短期出口交货影响有限


供应端保持克制:


长流程高炉开工率高位趋稳


卷、带类产量难有增量


电炉企业处于盈亏平衡边缘


螺纹钢产量增长空间有限


然而,市场面临两大不确定性:


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后续影响


国内需求已达峰值,增长停滞


虽然现货基本面良好,但在贸易战阴影下,市场信心难以提振,预计短期内钢材价格将维持震荡调整格局。


四、上下游联动分析与未来展望

建筑行业上下游的联动效应在当前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:


区域协同性:水泥、混凝土均呈现南强北弱格局,与各地项目开工情况高度相关


成本传导:钢材价格震荡影响建筑成本,进而可能影响部分项目进度


季节性因素:南方雨季临近将影响施工节奏,可能改变短期材料需求


未来趋势判断:


水泥市场或延续区域分化,南方有望维持相对强势


混凝土价格将稳中趋稳,大幅波动可能性低


钢材市场面临旺季需求与贸易压力的博弈


整体建筑行业将进入关键观察期,政策动向与天气变化值得重点关注


综合来看,建筑行业上下游正处于关键时间节点,建议从业者:


密切关注区域价格差异带来的采购机会


合理规划库存,平衡成本与供应安全


跟踪政策变化,提前应对潜在风险


随着二季度深入,市场格局或将逐步明朗,但短期内的波动调整仍将持续。行业企业需保持灵活应对,在区域分化的市场中寻找结构性机会。


查看更多,请关注 http://www.chinatsi.com/ 本文信息仅供参考,未经许可,不可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