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 分享 —
— 收藏 —
编辑:唐宋小编 来源: 唐宋 日期:2025-04-10 浏览量:1014
文章标签 宏观政策
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,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无疑给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,而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,更是首当其冲地受到了这场贸易摩擦的深刻影响。钢铁产业链涵盖了从铁矿石开采、焦炭生产到钢铁冶炼、轧制,再到下游的机械制造、汽车、建筑等多个环节,其稳定运行对于国家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。贸易战的阴云笼罩下,中国钢铁产业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,从出口市场的萎缩到国内供需矛盾的加剧,从企业间的整合重组到跨行业的技术创新合作,每一个环节都在经历着剧烈的变革。以下是贸易战对中国钢铁产业链的影响主要体现的个方面:
直接出口减少:美国加征关税导致中国对美钢材直接出口受阻。2024年中国对美钢材出口量仅为89万吨,占出口总量的0.8%,占美国钢材进口量的2.8%。此次关税升级可能进一步减少对美直接出口。
间接出口冲击:中国约60%的出口货物是机电产品,其中约1.5亿吨钢材通过间接出口。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导致其他国家转向保守主义,间接影响中国钢材出口。据测算,2024年中国钢铁间接出口量约1.4亿吨,其中对美出口约1000多万吨。
供大于求压力增加:中国钢铁行业长期面临供大于求的矛盾,直接或间接出口减少将进一步加剧这一问题。当前,房地产行业调整、传统基建投资增长乏力,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等新兴行业对钢材需求拉动有限。
价格重心下移:供大于求的局面可能导致钢材价格重心下移,钢铁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。
企业加速整合:面对贸易战压力,中国钢铁行业加速整合,围绕先进高效产能进行兼并重组,这有利于低成本高效益的企业对外并购。
跨行业合作增加:钢铁企业与科技企业开展跨行业合作,探索智慧工厂、数字化、清洁能源等领域,提升企业综合实力。
短期市场波动:贸易战引发市场避险情绪,导致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,钢材现货价格也受到影响。
长期价格趋势:全球关税战可能导致中国钢铁行业供大于求的压力进一步增加,钢材价格重心下移是大概率事件。
原料价格波动:短期内,钢材价格下跌可能对原料形成负反馈,铁矿石、焦煤等原料价格预计偏弱运行。中长期来看,美国通胀、贸易限制以及可能出现的反制手段等,将导致全球废钢价格上涨,进而影响铁矿石的使用占比。
成本上升:美国加征关税导致中国钢铁价格上涨,进而增加下游制造业的成本。
内循环与政策刺激:为对冲贸易战影响,中国可能加大内循环力度,推出经济刺激措施以保持经济增长。
产业链抗压能力提升:中国钢铁行业外贸伙伴数量近年增加40%,有效分散了贸易风险。
下游制造业成本上升:美国加征关税导致钢铁价格上涨,下游制造业成本上升,就业岗位流失。
贸易紧张关系加剧:关税政策引发贸易紧张关系,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升级。
综上所述,贸易战对中国钢铁产业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,涉及出口、供需、产业链调整、市场波动等多个层面。中国钢铁行业在应对挑战的同时,也在通过整合与合作提升自身的抗压能力。